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监管局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全省首个“物联网+”美食工坊启用

发布时间:2024-10-14 16:44     发布部门:市场监管局     阅读次数:

  运用科技思维破解传统食品小作坊的监管难题,无锡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建设升级到了2.0时代。

  9月30日,无锡经开区美食工坊正式运营,通过“红外感知+物联网+智慧监管平台”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培育品牌,在全省尚属首次。

  围绕如何让大众喜爱的小作坊美食变得更安全、经营走向规范化,近年来,无锡围绕建设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持续推动小作坊分批有序向集中加工区聚集,并向生产企业转型、向规范管理迈进。

  此次运营的经开区美食工坊位于大通路321号,集中加工区总面积2600平方米,一年多的建设目前可容纳11家卤菜类食品小作坊同时加工生产。经开区市场监管局人士介绍,卤菜制品一直是市场消费热点,也是流通食品安全监管难点。经开区有近百家卤菜店,大多位于各农贸市场以及居民小区周边,均已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总体食品安全状况平稳可控。但少数家族式加工的卤菜店环境卫生存在问题、制作流程上也无法完全达标。把这部分作坊业主请进集中加工区,通过提升对他们的集中管理,加速带动小作坊提质升级。

  在美食工坊内,消杀区、原料仓储区、食品加工区、成品仓储区等专区食品安全标识醒目显眼,通过云平台实时监控各食品操作间,从各类肉制品洗肉、备料到下锅以及后厨的卫生状况都是一目了然。

  不仅如此,采用“红外监测”技防模式,结合物联网+智慧监管平台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了食品安全从原料、入库、加工、出库的全流程精准管控。

  在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在智能体征晨检仪前完成对体温、指甲洁净度等的基础检查,然后通过AI人脸识别后进场。在更衣区设置的风淋房内有智能全身消毒溯源系统,对员工进行感应喷洒杀菌。值得注意的是,每套员工工作服上都缝有特制的芯片,记录员工是否在入场前严格完成每一道消毒工序。

  每批原料入厂前会接受抽检,食材名称、检测项目、监测时间和次数、检测结果,都会实时公布在工坊智慧食安工业物联数字大屏上。

  食品的加工环境也进行了升级,每家生产车间不仅操作台、储物架、消毒柜、解冻池、清洗池等一应俱全,还配有数字物联高温监测的冰箱,可以实时控制储藏温度,以及在食品临期时发出预警。生产好的成品在真空包装后,经无菌物料口送至专用的成品电梯至出库。

  “进来第一眼就觉得高大上,硬件和卫生标准已经超越了部分食品企业!”晟品士肉制品加工场是首个入驻集中加工区的食品小作坊,负责人张祝华原为家族式作坊生产,结构布局不合理。作坊进入加工区后通过升级改造,不仅申请了小作坊登记证,产品的量和质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一款经典的肉酿面筋日产量可以达到近千斤。虽然还是作坊,但他感觉不一样了:“过去会被说是脏乱差,现在带上了高科技,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作坊,出去谈生意也硬气多了!”

  着力打造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进一步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据了解,今年针对全市食品小作坊已抽样批次797批,覆盖538家,检验完成745批次,食品合格率保持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