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创学有道”科创培训会第二期复盘(内含科小、雏鹰、瞪羚、准独角兽、高企申报指南)
发布时间:2023-03-20 09:33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大 特大】
2023年3月16日下午,由园区主办的“创学有道”科创培训会第二期——科技类项目申报培训活动在国家传感园D2幢1楼路演厅举办。
此次培训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更多企业了解科技类项目申报,掌握科技政策申报流程,充分做好科技类项目申报的前期规划,提升企业申报成功率,助力企业获得项目奖励,减少企业资金压力,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实力升级。
各项目申报条件
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条件
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
2.职工总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
3.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属于国家规定的禁止、限制和淘汰类。
4.企业在填报上一年及当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和严重环境违法、科研严重失信行为,且企业未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5.企业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所得分值不低于60分,且科技人员指标得分不得为0分。
申报时间:2月-10月
创新三类企业培育库入库条件(雏鹰、瞪羚和准独角兽)
1.雏鹰:须已申请或拥有一项以上知识产权,并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成立不超过8年的科技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100万元(含)-2000万元。
(2)上年度研发投入 100万元(含)以上。
(3)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企业,近3年内累计获得创业投资超过 100万元(或等值外币)。
2.瞪羚:须拥有一项以上有效知识产权,并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成立在3年以上10年以内的独立法人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 2000 万元(含)-5000万元,主营收入增长率达到 20%及以上或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0%及以上;上年度营业收入5000万元(含)-1亿元,主营收入增长率达到 15%及以上或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0%及以上;上年度营业收入1亿元(含)-5亿元,主营收入增长率达到 10%及以上或净利润增长率达到 10%及以上。
(2)近3年平均研发投入200 万元(含)以上。
(3)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企业,近3年内累计获得创业投资超过600万元(或等值外币)。
3.准独角兽: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市场估值3亿元以上;
(2)已完成A轮融资且未上市;
(3)近2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不低于3%;
(4)拥有三项以上有效知识产权。
申报时间:5月(第一批)、8月(第二批)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条件
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2.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3.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8.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申报时间:5月-8月
活动重点摘要
高企认定的意义
1.有效期内所得税减免按15%缴纳。
2.研发费用可加计扣除(175%)、申请省研发费补助资金。
3.获得地方政府奖励。
4.利于获得科技计划专项资金扶持。
5.利于获得土地、电力、环保、节能等地方政府资源支持。
6.利于在金融保险、出口信贷、股权激励等方面获得扶持。
7.利于企业研发团队建设、规范和提升技术创新管理水平。
8.利于企业知名度、品牌美誉度的提升,助力企业融资、上市。
企业问:企业提交了材料,目前状态为“省级科技管理部门推荐公示”,请问何时拿到入库登记编号?
导师答:状态为“省级科技管理部门推荐公示”,表示地方科技主管部门、省级管理部门已审核通过,待本批次结束后还需经过省厅报批、在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和省科技厅网站同步公示(10个工作日)及公告等流程。
活动现场,专业导师围绕高企认定、科小入库、三类企业认定相关政策申报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细致讲解,普及基础知识,强化实操能力,宣贯惠企政策,指导企业申报,帮助企业更好享受政策支持。企业纷纷表示培训贴近实际、内容专业、指导性强。
下一步,园区将继续联合无锡海创人才创业服务中心,以“产学研合同备案及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活动为契机,集聚优质服务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政策系列培训,持续深化重点工作和联企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