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投资经开区 > 国家传感园 > 园区动态

宋晓燕:跨界融合,他让裸眼3D技术跻身全国前列

发布时间:2023-05-01 10:51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特大

  可爱的小老虎从屏幕中探出脑袋,太空人双手撕开屏幕,飞身出来跟大家打招呼……不用佩戴立体眼镜,对着一台看似普通的平板电脑,就能享受完美的3D影院体验。位于无锡经开区的联访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注于“裸眼3D”研究和产业化的企业。在公司总经理宋晓燕的带领下,联访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下面简称“联访智能”)不仅在“裸眼3D”领域做到了技术领先,产销规模更是达到了国内前列。

  “一定要做出点事情来!”

  跨界融合,他投身创业大潮

  “跨界”,是很多人贴给宋晓燕的标签,在外人看来,这个年轻小伙子有股与众不同的劲儿。研究生就读上海理工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毕业后却转身进入了医疗行业。随后,又创办了联访智能,投身裸眼3D领域。

  很多人担心,不是学工程热物理的,能干这活儿吗?宋晓燕不但干了,还干得有声有色。“跨界”让他从“唯技术论”中跳脱出来,以更倾向商业的视角,审视裸眼3D行业。“我们关心的是,裸眼3D如何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宋晓燕说。在他的眼中,技术水平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新技术能在哪些场景下应用,从而实现更多的价值。

  “我之前的工作正好需要用到裸眼3D技术,当时长期合作的厂商倒闭了,失去了合作伙伴,我就想自己干。”宋晓燕告诉笔者,跨界、跨行业,同时又有多项技术交叉融合,这样的裸眼3D,无疑引起了他的巨大兴趣。秉承着入市须谨慎的原则,宋晓燕开始研究起这个当时还不算很完善的新兴行业。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请教了无数的行业精英和老师,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量。宋晓燕确定裸眼3D技术在未来将成长为一个很大的产业,这坚定了他的认识和信心。

  “多想,多看,多干干!”

  通过跨领域创新,他让裸眼3D技术跻身全国前列

  谈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他用“多想,多看,多干干”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思考”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上学时期。从小到大宋晓燕就爱琢磨,他锤炼出一种本能: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迅速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摸索,捕捉行业最前沿的信息动态。

  在这一过程中,“多看”也是宋晓燕的另一个“制胜法宝”。自己不懂的时候就要多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多学习,才能攻克技术。“困难是随时都存在的,你必须动手解决。要多干!像我那时候整天泡在实验室里面,没有成熟的经验,就增加工作时间,反复尝试摸索,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宋晓燕说。当学习能力足够强、动手能力足够好时,联访智能自然也就迅速随着时代和业态的变化,不断升级。

  从2017年起,团队开始研发裸眼3D平板电脑。如今,已经自主研发出一款高品质的裸眼3D平板电脑。该平板电脑安装了人眼追踪系统,所以在正常观看角度内都能达到极佳的视觉效果,同时还可以在2D模式和3D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据介绍,该平板电脑应用广泛,不仅可供家庭观影使用,还可应用于3D博物馆建设、医疗教育培训、远程3D医学的诊断与治疗、近视防控与康复,以及新工科领域的仿真教学和考试等场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创业第一年是最难的时候,既没有经验也没有资金,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宋晓燕表示,从白手起家到产品量产,公司一路走来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帮助和无锡经开区不遗余力的支持。谈到这宋晓燕哽咽地说,“我们很感激当地政府的资金帮助,当时我就想要对得起当地政府给的这份信任,在裸眼3D领域一直深耕下去。”

  “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用心用情育才留才,打造招才引智“新高地”

  谈及来到无锡创业的缘由,宋晓燕笑着称自己是一名“无锡经开区人才引进计划的受益者”。

  2019年,宋晓燕带领团队来到无锡创业。“一方面江苏的科技人才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非常吸引我;另一方面当时无锡成立了经济开发区,在人才引育方面力度很大。他们看中了我的技术,给了150万元资金支持,我就义无反顾地来了。”

  随后,联访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获得了2020年“太湖人才计划”资金支持,今年又获得第四届“创响无锡”全民创业大赛的名次。宋晓燕创办的公司则从2019年落地无锡开始,就享受到租购房、创业科研等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当时我们的公司不仅拿到了政府资金支持,无锡经开区的整体营商环境也让企业受益匪浅。”

  采访中,笔者注意到,每当提及无锡,宋晓燕都会在前面加上“我们”两个字。仅仅在无锡生活三年,为何这么快就改口?

  宋晓燕道出了缘由:“这里对人才抱有满满的诚意,人才政策很吸引我,我已经准备深深扎根在这片热土上了。”

  梧桐茂兮,凤凰来栖。作为公司的领导者,宋晓燕说,他会不断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意识,认真做好人才保障的每一项工作,不断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在宋晓燕看来,自己带领团队创业,经营的不仅是公司,目标不单是为了创造财富,同时也经营着大家共同的梦想。

  “想做些事情,希望那些志同道合的人能够坚持走下去。大家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宋晓燕说,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说到这里,宋晓燕非常庆幸自己有两位贵人导师,一位是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宝林教授,另一位是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济师蒯振宪先生。

  在团队管理方面,他也有自己一套独到的方法,他说,公司不能只用制度来管人,而要用文化来引领人、凝聚人,并着力构建学习型团队,在竞争激烈的职场,有效的学习是吸收营养最好的光合作用。除了公司内部的培训学习,宋晓燕还不惜成本,经常派员工去大的企业学习取经。浓浓的人情味和上进好学的良好风气,使公司上下团结友爱,同甘共苦,奋力拼搏。随着企业的研发实力稳步提升,各个类型的本土人才也纷纷加入联访智能麾下,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澎湃动能。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