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天下杨泓泽:领跑智能化赛道,中国汽车要“换挡超车”
发布时间:2023-07-31 10:14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大 特大】
与杨泓泽的见面可谓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这“名”并不是正襟危坐的场合会听到的“杨董”、“杨先生”,而是从车联天下的员工聊天时顺口冒出的“老杨”。
“老杨亲口说的,公司里谁叫他‘杨董’,就得请大伙儿喝奶茶。”
短短7年的时间里,车联天下从一家初创公司逐步成长为中国汽车智能网联行业领军企业。来锡三年,长城、吉利、广汽、比亚迪、奇瑞等国内头部企业的订单拿到手软,成为智造园内的“明星企业”和经开区智能汽车领域的“种子选手”......一项项亮眼成绩频频刷榜,这背后的原因,似乎从这一声“老杨”中可见一斑。
沉浸式体验
定位“车联网”
长路漫漫,老杨的车联网之路还得从头说起。
“物流啊,汽车零部件啊,这些其实我都做过,但要说开始深度接触汽车,是99年的时候开始在北汽福田工作。”在北汽福田的6年,福田汽车销量规模从10万台扩张到50万台,杨泓泽作为销售人员,最直观地体会了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2005年,杨泓泽加盟奇瑞汽车任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又再次见证了奇瑞汽车年销量从10万台到50万台的重要成长过程。这让杨泓泽意识到:汽车的春天确实来了。同时,长期从事汽车整车营销售后服务也让杨泓泽具备了更独特的观察视角,他将目光落于人车关系。“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必然要聚焦到人与车的关系。如何为人为车提供持续有效的这种联络粘性,就像手机一样,这对企业和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带着这样的想法,杨泓泽选择加盟内蒙古利丰汽车有限公司担任运营总裁,在更深一度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之后,杨泓泽终于找到了人车之间的这架关键“桥梁”——“车联网。”
“这些年我们看到智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快,汽车作为一个很高价格的、跟人类关系很紧密的、社会保有量非常大的产品,它既代表了一个工业化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又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空间。向未来看,车联网是实现新的构建新的人车关系、厂商工厂和用户关系的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
如此广阔的行业前景,听起来实在令人心动。而老杨从不满足于心动,他更爱行动。
于是,2014年,北京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
大胆转型
雄关如铁从头越
谈及为什么给公司起名叫“车联天下”,杨泓泽潇洒地表示,“初生牛犊不怕虎嘛,初创企业,既是给自己壮壮胆,也希望有一天真的能‘车联天下’”。
“车联天下”绝不是想象中的宏图而已,对于杨泓泽这位“汽车行业的老兵”来说,他已经见证了汽车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怎么解读?汽车是1886年诞生的,到现在已经130多年了,但是未来的十年,汽车行业将要发生的变化应该大于过去136年的总和。”杨泓泽表示,在未来的结构重整中,车联天下能够以一个积极主动的身份推动汽车进入智能化,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的车企全球化、国际化,他深感荣幸和骄傲。
如果说车联天下的创立是老杨“沉浸式体验”后的深思熟虑,那么车联天下的转型则是老杨大胆求变的“不破不立”。
“转型从19年开始,我们抛弃了所有传统的产品,转入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细分领域里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中控导航显出乏力态势,而更加集成化、轻盈便捷的智能座舱则得到更多车主的青睐。汽车智能化就像是上了高速一般,一脚油门把这一次改变的机会送到杨泓泽面前。面对汹涌而来的智能化潮流,车联天下再次勇敢试水,削减传统业务,细分目标人群。“我们把一些客户进行了筛选,选择我们认为最有前途的用户来作为我们主攻的服务方向。到现在为止,我们为国内自主品牌的 Top6的客户来提供服务。”这一大胆转型,使车联天下成为高通8155平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产品市场上全球率先垂范量产的高新科技企业,累积获取的客户、项目订单量、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都稳居行业第一。
创业路上
“团队是最好的产品”
“我们最强调“团队”的概念。”
“公司的创立和团队紧紧绑定。”
“8年多的创业路,最感谢我们的团队。”
在一个小时的采访中,老杨提起最多的词就是团队。
“我们2020年来到无锡签约的时候才只有30多个人,现在车联有400多个人,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边,我们扩充到今天这个规模,如果没有一个成长的、向上的、团结的文化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提及车联天下整个团队,杨泓泽脸上的骄傲溢于言表,对于他来说,与其说车联天下是一家公司,不如说它是由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共同组建的一个团队。“创业以来,很多难忘的故事都是与我们团队有关的。”杨泓泽讲到,“整个团队从老到新,从北京到无锡,发挥了最核心的作用”
时至今日,杨泓泽也始终不肯在独立办公室里办公,而是和几个合伙人共同工作。办公室的铭牌上并非用“董事长”“副董事”等职称命名,会面室名为“鼓瑟”,取自“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诗句,其他办公室也用近现代史中的科学家、哲学家的名字命名。最近,杨泓泽还在办公室内设立了“老杨直通车”意见箱,员工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意见箱直接和他对话。在车联天下,民主和平等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文化。
离京赴锡
“锡”引力发挥大作用
“我要把北京的房卖了在无锡买房。”
老杨是山西人,最开始创业是在北京,而无锡经开又有怎样的魔力,值得这位“汽车老兵”跋山涉水前来“落户”呢?
在北京创业的过程中,杨泓泽慢慢看到了下一代智能汽车的发展所在,当汽车全面进入了域控时代后,全世界最领先的技术、人才、信息都集中在以上海为主的整个长三角,比起北京,比起珠三角都有明显的优势,从那时起,杨泓泽便动了把公司搬到长三角地区来的心思。
“我在上海以及周边,远到南京、宁波,大概看了有超过15个市、区、县,最后选择了无锡,而且选择的非常坚定。我曾经开玩笑说是我这一辈子除了找老婆以外,第二个最重要的也是最正确的决策。”
将杨泓泽从北京“锡”引来的关键词,是“有效”。
第一个“有效”指的是“有效市场”,作为近现代工程的发展的起源地发展地,无锡本身就给企业创造了很好的市场化的环境。而第二个“有效”指的则是“有效政府”,“政府不干涉企业,企业在这里无论是个人组织家庭都有很好的安居乐业的条件,有法制化的环境,有各种金融支持帮助,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有安全感,这本身就极其重要了。就这一点而言,我也不觉得这是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能做到的,更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在我们目前整个市场机制建立还不尽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个时候无锡更发挥出有效政府的力量了。”提起无锡、经开、智造园,杨泓泽十分满意,他告诉笔者,小到企业内员工子女上学,大到支持企业发展产能,扩建二期厂区,在政策支持文件的合理范围内,经开区、智造园充分展示出了“保姆式”服务能力,为企业政策资源落实打通了最后关节。
来日方长
车行万里联天下
对于未来,老杨给出的愿景明确而宏大。
在他看来,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将迎来下一个快速增长期,有望在8~10年的时间实现200%的增长,也就是从现在大概每年1,000万台的新车变成3,000万台新车,在这其中最重要的三条道路则分别是新能源赛道、智能化赛道和全球化赛道。而车联天下在后两者上都居于一个比较好的位置。车联天下也将以新建的二期厂区为基础,配备更多的资金、资源、人才,在无锡实现第二阶段的快速增长和扩充。在高通8155平台上,车联天下将继续保持先发优势,凭借丰富的量产经验及产品优势,积极获取客户更多项目。2023年,随着各项目陆续SOP,车联天下预计实现数倍业务增长。同时,车联天下也将探索新领域,从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到跨域融合,提前布局舱驾一体化产品。
“在二期工厂以后,我们会有新的团队加入,有新的产品在今明两年去投入研发,在2025年投产,能够为刚才我们讲的新的赛道、新的目标愿景提供更多的助力,我们不仅服务于我们自己,更多的是服务于我们的客户,服务于客户的客户,我们的用户车主,最终实现中国汽车企业的换挡超车。”
老杨的车已经动能澎湃,准备好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