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投资经开区 > 尚贤湖基金PARK > 园区动态

引金融“活水”润465产业“沃土”

发布时间:2024-09-20 13:35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特大

  近日召开的2024年无锡市“465”现代产业集群与金融业融合发展大会上,33家银行与3814家(次)企业达成授信合作意向3991亿元,签约金额比上年大幅增加1200亿元,有力促进了我市金融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金融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了基础,更为全市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激发了金融活力。

  除了金额的增长,产融对接更为精准,相比于往年以“项目库”为单元进行授信签约,今年则是以产业集群为划分进行分批授信,围绕“465”现代产业集群“量体裁衣”,推动金融资源精准配置。

  

  引金融“活水”  润产业“沃土”

  无锡至今已连续18年

  开展银企授信合作

  截至2023年末

  无锡市制造业贷款余额4185.37亿元

  同比增长13%

  占全市行业贷款余额的19.85%

  占比位列全省第一

  产融加速对接 银企共同发力

  近年来

  全市金融机构始终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

  优化调整信贷结构

  强化金融服务创新动力

  精准打造“465”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

  多元金融服务模式

  持续提升金融支持制造业服务质效

  

  成立于2006年的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少数可为航空发动机、航天运载火箭及导弹等高端装备提供配套特种合金精密环形锻件产品的民营企业,也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公司开展海上风电机组用超大规格法兰产业化建设的转型项目,预计新增年销售额4.5亿元,实现利税8700万元。针对这个新项目,农行无锡分行已为企业申报项目贷款授信2.1亿元,预计本季度可提款。

  “无锡农行陆续推出并落地了专精特新贷、科技e贷等一些专属的产品,也是贴近市场和产业的需求,进一步通过差异化的政策,拓展我们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农业银行无锡分行公司部总经理管秋兰表示。

  2023年

  全市中长期制造业

  贷款余额1719.16亿元

  同比增长42.98%

  比年初增加516.75亿元

  同比多增261.3亿元

  新增量占全部中长期贷款增量的

  比重达30.47%

  创2021年8月以来新高

  

  “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引导全市金融机构多管齐下,一是聚焦产业园区,支持金融机构围绕园区产业特色,推动金融资源向产业园区倾斜。二是聚焦产业链。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产业链龙头核心企业,‘一链一策一批’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三是聚焦产业集群。向金融机构推介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名录库,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政策资源服务效能充分发挥。” 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货币信贷管理科科长杨德江透露。

  位于宜兴新建镇的华亚化纤,建厂已有38年的历史。公司总占地面积近1000亩,是国内最大的功能性复合型新纤维生产基地。近几年企业持续进行转型升级,目前年产值约6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中国化学纤维行业百强第30位,也是无锡市民营企业50强企业、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想方设法通过技术改造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近日,浦发银行授信给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1284万元已顺利落地。“这笔贷款下来以后,主要用于采购设备,以及推动技改项目按照预定的时间投产,相信一定能够提高我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旭峰告诉记者。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于今年4月设立,额度5000亿元,旨在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中央财政资金贴息从1个百分点提高到1.5个百分点,通过财政做“加法”,为企业在设备更新成本、融资成本方面做了“减法”。

  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

  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发力

  加快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工作

  同时积极向银行机构

  推介已纳入再贷款项目清单的

  两批共183家企业

  推动银行对这183家企业逐一上门服务

  做到融资对接

  和融资需求尽职调查“全覆盖”

  推动合格贷款的尽早落地

  

  除了用好包括最新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在内的各项货币政策工具,未来无锡还将联合金融机构依托“锡创融”产品和科创企业白名单库,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特别是成长型、中小微企业依然可能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今年以来国家、省市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我们第一时间联合了市里面的其他相关部门,比如说工信、还有发改,包括所有的银行机构来召开推动会,把这些政策能够第一时间传达到相关企业,让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一些技改的需求,创新的需求来申报相关的项目,把政策、产业、资金非常好的紧密结合起来。”我市金融部门相关人员表示。

  拥抱“硬科技” 陪伴长周期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资本的“陪跑”,产业发展的周期规律对资本“耐心”提出更高要求。今年4月,“耐心资本”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提及——在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在产业发展新语境下,素有“产融结合”标签的无锡,正通过“耐心资本”扶持科创企业不断成长。

  由四位海归回国创立的研微半导体,是一家从事高端半导体的硅外延薄膜沉积和原子层沉积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旨在实现国产化和减少对外依赖。2022年这个在先进制程半导体装备领域的“潜力股”,从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等长三角多个知名城市、地区的橄榄枝中,最后选择了无锡落户。项目一落地,无锡经开区国有平台金易资本管理的芯湾壹号基金就率先投了天使轮,之后尚贤湖基金PARK里的锡创投、春华资本、毅达资本、新尚资本等一批机构都在不同阶段进行投资助力。

  “尚贤湖天使轮给我们投了三千万,这是我们第一笔最大的投资。作为早期的一个设备公司来说,它风险非常大,需要有非常大的一个投入,这个时候正是因为有了尚贤湖这个投资,才引领了各种各样的市场化资本的进入。” 研微(江苏)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CFO马仁虎告诉记者,”从最开始的4个人到今年的140个人,中间发展变化还是非常大的。有资本的加持,我们能早点实现上市的目标。”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耐心资本的助力,而培育耐心资本需要完善的产业生态、宽容的评价体系、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和多元化的退出生态来共同支撑。以锡创投为代表的无锡国资创投机构基金总规模已超过2200亿元,在投865个项目,总投资金额641亿元,培育出车联天下、柯诺威等“明星企业”。

  位于经开区的车联天下,已成功研发出多款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智能座舱产品,并与国内外多家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2022年全年营收在几亿元规模,2023年实现4倍多地增长达到23亿元,预计2024年全年营收在30亿—35亿元。飞速增长的背后,定然是管理团队在战略眼光、研发投入、市场开拓方面的超强竞争力。

  

  “我们公司现在把最新的战略放在舱驾融合这个领域,在整个行业来说是非常具有领先性和创新性的一个赛道,其次我们公司在最新的平台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这也是我们公司能够领跑其他公司,把最新的产品做在前面的一个很关键因素。”车联天下智驾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宋建宏透露。

  2020年刚落地无锡,车联天下就得到了尚贤湖基金园区机构新尚资本的投资,后续几轮融资都获得新尚资本、锡创投、威孚高科、经开尚贤产投基金等市区两级国有创投机构的多轮加持。今年5月,企业新完成规模数亿元的D轮融资。    

   

  启航于2021年12月的尚贤湖基金PARK,已招引诚通基金、IDG资本、国寿股权、招商局资本、春华资本、鼎晖投资、纪源资本、科勒资本、博原资本等国内外头部基金机构30多家。截止目前,园区累计落地股权投资类企业超300家,集聚基金注册规模超2400亿元。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已成为尚贤湖基金PARK入驻机构的重要投资攻略,蕴含其中的是创投资本跟无锡产业生态的相互奔赴,更有与城市科创一起奔跑的耐心与定力。

  “落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专项基金及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专项基金,协同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465’现代产业集群提供精准支持和服务。”市委金融办相关人士介绍,无锡保持着较高的股权投资活跃度,上半年全市累计新增中基协备案基金204.9亿元,规模全省第二;公开披露的股权投资案例81起,涉及投资金额65.36亿元,均居全省第三位。政府引导基金和各类社会资本共同形成强大的资本支撑,在无锡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精准发挥作用。

  打造一座“产融结合典范城市”

  曾经的无锡

  是全国著名的“钱码头”

  “金易为锡”

  巧合中也在表达着这座城市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紧密联系

  如今的无锡

  正以雄厚的产业基础、敢想敢干的精神

  以及宏大的国际视野

  吸引全球产业资本集聚本地

  聚焦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继2021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无锡近日又顺利延续试点,迈入打造“产融结合典范城市”之路的中后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中明确了无锡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积极将无锡打造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股权投资资源集聚区。

  无锡试点的路径选择很明确:银企授信平台的搭建之外,汇集多元金融要素,不断织密“服务网”。围绕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结合金融产品创新,开展多形式政银企深度交流合作,切实发挥金融对产业的“输血供氧”作用。

  

       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

  无锡正开启产业与金融

  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