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打“YOUNG” 夜校解锁新“YEAH”态
发布时间:2024-09-23 09:00 发布部门:社会事业局 阅读次数:
“充电站”,也是“朋友圈”
“跟着音乐,舒展肢体……”在华庄街道景贤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现代舞课程吸引了大批年轻人。
“这次上夜校的机会是我拼手速‘抢’来的。我平时喜欢跳舞,看到夜校有现代舞课,立刻就报名了!”27岁的小文是一位舞蹈爱好者,每个周一的晚上7点,她都会准时来到社区夜校,和学员们一起跟着舞蹈老师学习现代舞。
“一个小时的课程,能学到不少东西,而且还免费。”小文说,“老师很专业,有这样学习的机会,真的十分难得。”
夜校开设的尤克里里课、吉他等课程同样也是人气爆满。“以前下班回家后大多是刷手机追剧。”90后学员李女士说,“现在上夜校培养兴趣爱好,很充实也很快乐,还认识到了一些新朋友。”
与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夜校不同,如今的夜校,课程内容丰富、领域不断拓展:尤克里里、美妆、收纳、vlog拍摄剪辑等,都是当下热门。
“两点一线”的上班族和年轻人们,纷纷在这些课程里寻觅到了琐碎生活之外的“艺术与远方”。他们走进夜校,充盈自身、放大爱好,在“充电”之余,更结识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
“走红”,更要“长红”
景贤社区“星光课堂”于今年5月份上线,已经开了三期,第四期也在筹备中。“目前我们社区开设的课都是公益免费的,一期课程一个半月。”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每一期都很受欢迎,都是满员报名。
为了呵护好这股“夜校热”,除了了解学员需求、开展“票选”课程之外,夜校也在课程打磨、模式创新等方面下功夫,让夜校能够走得更远、更长久。
“之前的课程根据学员的反馈做了调整,还加入了健康管理和收纳课。”社区工作人员说,每一期课程结束都会在线下做调研,让学员填写调研表。社区公众号也会开展线上调研,目前已经发布了2次线上调研,第三期结束也会继续发布。
为确保课程质量,夜校聘请专业老师授课,持续为课程提供专业指导和内容保障,在每一期课后,也会进行课程评价调研,根据学员反馈把控课程质量,及时调整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后期还将打造居民自给自足、社区提供资源的夜校模式,进一步增加学员和夜校之间的黏性。”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文润新城,解锁青年“新夜态”
据统计,经开区“文润新城”市民夜校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自今年5月发布招生以来,累计开展培训超过400学时,服务3000余人次,已形成信韵夜校、芳菲课堂、星光课堂、闲余课堂、太客夜校等多个夜校子品牌。
信成花园社区“信韵夜校”依托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夜校教学点,有效集聚周边青年群体,开展舞蹈、绘画、音乐等公益课程,链接社区人才、民间艺术团队、文化艺术培训机构等社会资源共同参与。
天鹅湖社区的“芳菲课堂”在满足青年自我提升和情绪解压等成长需求,不断为青年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供给的同时,持续普及文化艺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景贤社区的“星光课堂”点亮了一盏灯,这里有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奔赴,有对梦想的追逐和丰盈。在这里无需考虑家庭和工作的各种琐事,学员格外珍惜这样平和又自在的时刻。
在和信社区“闲余课堂”,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而因志趣相投成为同窗好友。走出压力笼罩的职场,迈入没有任务和考核的夜校,消散的是紧绷的情绪,重获的是自由轻松和充实。
“松弛感”是太湖国际社区“太客夜校”的独特气质,通过互动式、体验式的学习,教学方式简单易懂,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又井然有序,这种与喧嚣格格不入的“松弛感”让人享受。
“未来还将继续拓展课程内容,为大家提供更多选择。”经开区社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打造具有经开特色,青年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文润新城”文化品牌,将不断完善夜校的服务供给,在优化政策环境、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利用质效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更多优质公共文化资源下沉一线,为更多市民提供更多学习充电、自我提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