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赋能,城市管理向“新”而行
发布时间:2025-01-10 13:09 发布部门:综合执法局 阅读次数:
近日,2024年度无锡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实践案例评审结果公布,经开区报送的《以“质”赋能,城市管理向“新”而行》获评创新实践案例。
环卫机器人,助力“席地而坐”城市客厅品质提升。
传统环卫行业相对其他行业面临老龄化严重、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而应用无人驾驶清扫车开展道路保洁则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2024年,在经开区道路、园区,文远、优地等科技公司研发的环卫机器人已然成为“明星清洁工”。
灵活小巧、“耳聪目明”。金匮公园内配置了2台无人清扫机器人后,错峰交叉作业模式有效弥补人工保洁空档期,进一步提升园区干净整洁程度。无人驾驶清扫车具备打扫不扬尘优势,且车辆体积较小,更易清理道路细微处,弥补大型清扫车辆清扫短板盲区,让道路清扫保洁更加精细。
人工零干预,智慧更高效。经开区在新金匮路、尚贤道试点打造无人驾驶清扫应用场景,引入2辆文远S1无人驾驶扫路机,搭载全球行业领先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通过“AI大脑”远程监控和指挥调度,按照既定路线巡回保洁,精准识别环境,智能调节清扫宽度,实现贴边清扫、灵活避障、自动泊车归位、倾倒垃圾等功能。通过四边刷与主刷滚扫高效组合,清扫效率达16000平方米/小时,单次充电作业面积超12万平方米,可代替5-6名人工,不仅大大提升作业效率,还能够降低恶劣天气、突发状况、交通危险对环卫工作的影响,推动环卫清扫保洁作业在“提质、增效、安全”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5G道路泊位机器人,优化智慧停车服务体验。
海岸城、金融街是经开区最为繁华的核心商务圈,办公大楼密集、周边海岸城车流量大,停车供需矛盾突出。作为全市首个“5G窄带通信+物联网”智慧停车示范应用试点项目,投入使用3年以来,经开区在金融一、二、三街、观山路(天鹅湖小区门口)、和谐道5条道路310个泊位设置了5G道路泊位机器人,通过5G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泊位信息的智能精准感知,从而实现无人监管、全程自助、自动升降等道路停车体验。据统计,自金融街道路泊位智能化无人值守上线运营,泊位周转率提升2.8倍,人力成本减少67%,真正实现了路侧泊位的快停快走,带动周边商业活力,有效缓解停车难题。
一直以来,经开区发挥“未来之城”区位优势,在智慧停车领域发力创新,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城市停车管理服务。2024年,经开区建立静态交通系统,与百度地图推出全市首个一体化车位级停车导航服务试点项目,在全区核心重要路段设置7块LED诱导屏,实时显示9个场库7800余个车位信息停放情况,实现智能化车流分流与停车引导。
CCTV管道检测机器人,筑牢城市智慧防汛数字屏障。
在城市道路市政养护环节中,管道检测与维护是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尤其到了主汛期,雨水管网状态尤为关键。2024年6月,经开区引入CCTV高清管道检测机器人以及QV视频潜望镜快速检测技术,深入72条主次干道管道内部,全方位记录管道状况,完成雨水管网疏通及视频检测445.53千米,为整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管道机器人具有体积小,灵活性强,操作方便的特点,用于在无条件人员进入的情况下进行内窥镜探查,搭载的高清防水摄像机镜头以传输回管道内的实时图像,以掌握管道内污水的流向,水质,水量和管道的裂缝,塌陷,堵塞点,变形等灾害,以达到排水可追溯性调查的目的。
数字赋能防汛应急,通过对市政巡逻车接入车载摄像头、抢险车辆配备GPS定位、雨水井加装压力传感器等手段,防汛期间实现对72条道路、168座桥梁进行巡逻实时画面摄像监测,数据影像将同步回传至智慧平台,便于应急指挥中心掌握险情,高效完成人员、车辆、物资精准调度,实现智能联动、快速响应。
以“质”赋能,向“新”而行。环卫、停车、市政机器人的亮相运用,标志着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开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核心动力,未来,经开区将持续深化智慧机器人运用,扩大场景建设,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