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感季来临,流感防控指南请收好
发布时间:2025-01-13 10:24 发布部门:社会事业局 阅读次数: 57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呼吸道及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征。
无锡市处于中国南北交界,流感流行主要有冬春季(11月~次年5月)和夏季(7月~9月)两个高峰,每年流行时间有所不同。近期流感发病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流行型别以甲型H1N1为主),那么公众应该如何正确应对这波流感疫情呢?
首先流感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流感病毒型别较多,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
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三型间无交叉免疫。其中甲型流感抗原变异频繁、传染性强,常常引起流感大流行。乙型流感通常流行相对较小。丙型流感症状较轻,通常不会引起流行。
2. 隐性感染者可作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多样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1至4天,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具有传染性。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
和咳嗽等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3. 流感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
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伴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体弱者和老年人感染后易出现肺炎、脑炎、心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针对流感的这些特点,公众应采取的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以下8种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⑴医务人员;⑵60岁及以上的老人;⑶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⑷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⑸孕妇;⑹6 - 59月龄的儿童;⑺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⑻重点场所人群(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
2.良好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外出回家后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
3.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尤其在流感流行季节,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4. 提高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方式,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5.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肘部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