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大会,为低空出行智能交通工具“把脉”
发布时间:2025-04-03 16:52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大 特大】
3月20日,“面向低空出行的智能交通工具”专题研讨会在无锡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举行。会议由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飞行汽车分会、无锡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党委、无锡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管理中心主办。来自高校、行业机构、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等40余名专家参加会议,共同探讨飞行汽车未来产品形态与技术路线,研判未来智能交通工具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无锡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国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立金为会议致辞。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浙大城市学院智慧交通运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白傑,北京大学国家科技园副总裁陈畅,广汽高域创始人、总经理苏庆鹏,南湖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薛傅龙等嘉宾出席本次会议。
无锡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陈国权
陈国权在致辞中指出,无锡作为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2024年实现GDP1.63万亿元,人均GDP达21.67万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作为无锡“一城双核”的重要一核,经开区正全力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等五大产业生态圈,已集聚博世软件、吉利控股、科大讯飞、车联天下、车城智联等领军企业,规划建设188亩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产业园,预计“十四五”末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本次研讨会既是落实国家低空经济战略的主动作为,也是推动《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打造未来交通枢纽” 目标的具体行动。经开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精准支持与丰富应用场景,深化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合作,共同推动无锡在智能网联交通和低空经济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赵立金
赵立金在致辞中表示,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展现出万亿级市场潜力。飞行汽车作为其核心载体,正经历动力系统电动化、控制系统自主化和应用场景城市化的三大跃迁。为助力飞行汽车与智能新能源汽车形成技术和产业协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成立了飞行汽车分会、发布白皮书及举办相关专题研讨会等活动,积极推动行业顶层设计和技术路线研判,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此次研讨会汇聚各方专家,探索飞行汽车未来形态与关键技术,助力无锡经开区抢占低空经济前沿高地,推动产业生态加速繁荣。
6位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飞行汽车发展面临载荷航程、智能驾驶、适航安全三大技术瓶颈,需突破新能源电动力、立体智慧交通等关键技术。南湖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飞行汽车分会副秘书长薛傅龙提出了航空器电动化、无人机载人化、汽车立体化三条技术路径,并倡导“路空一体”理念,整合低空资源与地面交通网络,构建区域性立体智能运输系统。同时介绍了南湖路空协同研究院在推动城乡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开展试点场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广汽高域依托广汽集团雄厚的产业基础,致力于引领低空出行新生态。广汽高域创始人、总经理苏庆鹏介绍到,公司聚焦飞行汽车研发、整合航空与汽车领域技术优势与资源,通过成熟汽车产业链实现eVTOL国产化降本增效。其自主研发的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已进入验证阶段,计划今年启动示范运行,2027年构建大湾区陆空一体三维交通网,延伸场景服务,打造“一键飞达”的智能出行新体验。
浙江冠宇电池有限公司平台开发负责人陈博介绍了冠宇动力面向的低空飞行器的电池技术解决方案。针对电池能量密度、功率性能、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性能的提升提出了相关具体的技术路径,并进一步围绕物流、植保、eVTOL等无人机场景下电池产品进一步进行了详细介绍。
黑龙江惠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朝阳表示,针对低空经济在应急与物流领域面临的空域资源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挑战,惠达科技依托600余项专利及20%研发投入的技术积累,聚焦应急与物流场景创新应用,推出的VF80消防无人机与VC80运载无人机,可实现85kg单机吊运能力,有效解决高层灭火、山区物资运输等难题。通过政策协同与技术突破,推动无人机在应急救援、医疗运输等场景规模化落地,助力低空经济安全高效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预聘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先进车辆院士工作室技术负责人樊伟副教授指出,随着国家对低空经济发展的鼓励和支持,陆空两栖平台在抗震救灾、应急救援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详细介绍了涵道式陆空一体化平台设计、多源融合自主感知规划及复杂场景高精度目标识别等核心技术,通过智能算法优化实现空地模式无缝切换,为智能化集群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北京六分科技有限公司IOT解决方案高级总监冯海明表示,低空交通面临“无路飞、看不见、管不住”难题,需借数字化技术构建安全监管体系。六分科技基于高精度定位与数字孪生技术,推出低空安全监管平台及“可计算空域”算法,实现厘米级定位、三维建模与多源数据融合,为无人机航线规划等提供支撑。详细介绍了融合5G、AI等技术,打造飞行监测、轨迹回放等全链条的解决方案。
会上,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浙大城市学院智慧交通运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白傑主持了交流讨论环节。展望未来,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政策法规创新与跨行业生态融合将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并呼吁建立产学研协同机制,加速技术验证与商业化进程。
作为本次活动的东道主,无锡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加速构建低空经济创新生态。园区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与低空出行融合发展,将依托丰富的应用场景与政策支持,吸引更多创新企业入驻,携手探索未来出行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