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度登榜!园区“凤凰画材”的三十年全球翱翔路
发布时间:2025-06-16 10:26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大 特大】
当巴黎美术学院的学生喷湿画布准备创作,当纽约画廊主拆开新到货的画框包装,甚至当遍布全美的沃尔玛超市里顾客在挑选画材产品……这些散落在全球不同角落的艺术场景,背后可能都连接着同一个名字——来自中国无锡的 “凤凰画材”(即江苏凤凰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就在最近,商务部、中宣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榜单,这只扎根无锡经开区的“金凤凰”第五次登榜。从太湖之滨起飞,它已在全球艺术画材的天空翱翔了整整三十年 。
壹
宾馆门口“摆地摊” “摆”出首桶金和全球路
时间拉回1995年。刚创立的凤凰画材,连广交会的“入场券”都拿不到。创始人陈卫宏怎么办?他带着样品,蹲守在当时外国客商下榻的宾馆附近“摆地摊”。
“那时候没想太多,就想让老外看看咱们的好东西。” 陈卫宏回忆道。正是这份“笨功夫”和过硬的产品,意外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拿下了至关重要的第一笔海外大单。
这笔订单,不仅是救命钱,更让这只初生的“凤凰”第一次展翅飞向了海外。此后,凭借对品质的执着与对机遇的敏锐把握,凤凰画材逐步成长为行业龙头,系列画材产品出口至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旗下拥有凤凰、宝菲凡和优丽欧三大自有品牌,分别面向专业艺术家、儿童和业余爱好者消费群体,成为无数画笔下的“隐形伙伴”,在世界舞台持续振翅。
贰
“死磕”一块布凿出“一米宽、百米深”的护城河
艺术画材,在很多人眼里是个不起眼的“小”行业。谁能想到,1995年那个只有8名员工的无锡小作坊,会在这“一米宽”的赛道上,用三十年“钉钉子”精神,死磕出一片全球大天地。
凤凰画材的专注近乎偏执:从最初的传统手绘画布,到适应数码印刷的新材料,再到针对专业画家、爱好者、儿童等不同人群的细分产品矩阵……他们像匠人一样,不断向下深钻,把一块布做精、做透、做到极致。
这份专注带来了惊人的回报:早在2005年,其产品出口量就已跃居国内同行业榜首,并在美国画材市场占有率拔得头筹。如今,这家企业已从初创小厂,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画布生产出口企业,更在全球画布生产商中稳居首位。
“我们从不追逐‘大而全’,而是专注把画材做精、把品牌做响。”董事长陈卫宏一语道破天机——“一米宽”的市场,也能挖出“百米深”的护城河。这份“死磕”的执着, 正是凤凰画布能长期领跑全球市场份额的核心密码
叁
越南建厂、西班牙开店一盘破解壁垒的“全球棋”
国际市场风云变幻,贸易壁垒说来就来。凤凰画材的应对之道,不是被动接招,而是提前落子布局。
早在二十年前遭遇反倾销危机时,他们就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去越南建厂!这步“先手棋”,开启了生产国际化的征程。
随后,柬埔寨的生产基地、西班牙的欧洲分销中心相继落成,“前店后厂”的模式逐渐清晰。当新的关税壁垒袭来,企业充分发挥总部效应,打好组合拳。国内总部专注研发和销售、海外工厂负责生产的策略,让这盘“全球棋局”更加游刃有余。
通过这盘“全球棋”的步步推进,凤凰画材逐步实现了市场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采购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和品牌国际化。陈卫宏强调,正是这五个维度的国际化协同发展, 才真正意义上锻造了一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
“我们在越南、柬埔寨的工厂有1600名员工,向全世界出口各类画材产品。”陈卫宏告诉记者,凤凰画材不仅出口画材产品,更深知作为文化载体的使命。企业积极搭建桥梁,通过协助中国艺术家参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际画展,有力推动了中式写意油画在全球艺术舞台的传播与认同, 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
肆
政府搭台跨境电商点燃“新引擎”
拥抱新业态,凤凰画材同样快人一步,其跨境电商业务就是一个缩影。
2024年,针对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痛点,市政府在省商务厅支持下先行先试,重磅出台支持跨境电商“9810”白名单企业十大措施,在货物通关、出口退税、外汇收支、信贷投放、出口信保等领域推出一揽子政策“工具箱”。
凤凰画材作为首批入选企业,迅速激活政策红利,今年1—5 月,其亚马逊平台业务同比增长30%,阿里国际站业务更是实现200%的爆发式增长,海外市场拓展驶入“快车道”。
依托无锡市“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凤凰画材加速布局全球C端市场:海外仓网络逐步成型,独立站建设同步推进,社交媒体营销矩阵持续发力,让“中国制造”的艺术画材通过数字化渠道触达全球千万艺术爱好者。
从传统贸易到跨境电商,从产能出海到品牌出海,这家扎根无锡经开区的“隐形冠军”,正以政企协同的生动实践, 书写着“双循环”格局下文化出口企业的升级答卷。
伍
给画框装“芯片” 终结艺术圈的“猫鼠游戏”
艺术品造假,是全球艺术圈挥之不去的阴影。一幅名画刚问世,高仿赝品可能已在暗流涌动……
但在凤凰画材的展厅里,一个看似普通的画框,正试图终结这场“猫鼠游戏”。董事长陈卫宏拿起它介绍:“这是我们去年搞定的‘黑科技’——全球首款智能油画框,获评了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奥秘在于画布中植入的芯片。艺术家创作完成的瞬间,作品信息(如创作时间、地点、作者签名等)便通过物联网技术加密上链,生成全球唯一的“数字身份证”,并同步至线上美术馆。
“这不仅让赝品无处遁形,更重要的是,它还让艺术创作即时获得全球展示的可能。”陈卫宏指着画框说。这个解决行业痛点的创新,正是凤凰画材业“向低端说不”、坚持高附加值发展的生动注脚。
著名艺术家、绘画材料学专家潘世勋教授认为,凤凰智能画框从源头上解决了艺术作品鉴别真伪的问题,对于经典艺术作品的流通传承提供了技术保障,值得推广和普及。
陆
家门口开美术馆智创艺术生态,让画布“链接未来”
制造顶级画材,并非凤凰画材的终点。他们的视野,早已投向更广阔的艺术生态 。
在无锡经开区,凤凰画材创办的凤凰艺都美术馆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这里举办了近百场中外名家展览,最近正展出“城市平行线——黄阿忠作品展”,成为无锡市民家门口的艺术殿堂。他们还成立了艺术培训中心,播撒美的种子。
“我们不只是生产画布,”陈卫宏强调,“更想构建一个完整的艺术生态链。通过这些平台,让艺术真正走进大众生活,让文化出海不仅仅是卖产品,更是输出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生活方式。”
从一块画布起家,到织就一张连接创作、展示、欣赏、 教育的全球艺术网络,这只无锡飞出的“金凤凰”,在文化出海的新征程上描绘着更壮丽的图景。
今年恰逢凤凰画材实施“走出去”战略二十周年,步入全球化新阶段。其成长轨迹已突破传统外贸框架。业内人士认为,这家无锡民营企业的先行者,正引领中国画材完成从工具到艺术载体的蜕变,使东方美学更深融入国际艺术交流。
而这份根植于本土、绽放于世界的文化自信,或许也是凤凰画材五次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的深层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