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投资经开区 > 黄金湾科创园 > 园区动态

20亿元!园区这家企业把食材“点渣成金”

发布时间:2025-08-07 12:53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特大

  在浙江知名饮料企业,“柚香谷”生产车间里,一台台银灰色机器正全速运转。由无锡经开区企业无锡轻大食品装备有限公司研发的香柚全果超细制浆系统,正以每分钟15000转的超高转速,将柚子皮渣粉碎成浆,最终成为网红饮品“宋柚汁”的核心成分。传统工艺难以处理的植物纤维,经“超细制浆”技术转化为细腻爽滑的质地,在保留全果营养成分的同时,增加了柚子皮的独特香味,成为该款饮料大受欢迎的“独家秘方”,更助力其销售实现从2亿至50亿的跃升。深耕超细制浆领域25年,无锡轻大食品装备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的工业装备解决方案已被雀巢、可口可乐、农夫山泉、娃哈哈等众多企业引进使用,也助力企业成功入选2025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专注细分赛道,从“突破者”到“领跑者”

  “潮湿的棉纱线锤不断、碾不碎,但剪刀轻轻一剪就能断开。”无锡轻大食品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专家张裕中用这个生活现象解释超细制浆技术原理。1995年,张裕中在德国考察时,一台化妆品领域的原料剪切粉碎设备激发了他的灵感。“当时国内食品加工还停留在‘豆渣当饲料’的粗放阶段。”作为机械领域专家,张裕中敏锐意识到这项技术对农业产业化的突破性价值。2000年,企业由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无锡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与江苏南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组建,专注于食品行业超细粉碎等新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成套装备的制造。依托江南大学食品装备工程中心的研发实力,这个诞生于大学实验室的团队,用25年时间完成了从“突破”到“领跑”的跨越:其自主研发的湿法超细粉碎设备可将纤维物料充分粉碎,真正做到植物原料全部利用“吃干榨尽”。

  点渣成金,果皮果渣里的财富密码

  “‘吃干榨净’一直是农产品加工追求的方向。”张裕中介绍,传统食品加工在制浆过程中会排除大量皮渣,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超细制浆技术可以将植物纤维等打得更细,使其能够融入食品加工环节,减少了人工去皮等加工流程,既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实现了原料的百分之百全利用。张裕中表示,很多营养物质都存在于传统废弃物的皮、核中,皮核的风味也少有开发,使其与果肉结合,不但产生很多特色风味,也能最大程度保留完整营养。

  在企业展厅,枸杞、山楂、大豆等数十种“食物浆汁”引人注目。这些或是只能去皮去核处理的农产品、或是经处理后的食物废料,经超细制浆而成为‌高附加值食品原料‌。据介绍,谷物与果蔬、中药材等浆汁可产生很多组合,如红薯与番茄、葛根与枸杞、西芹与百合的组合,混合果桨更可作为饮品、西餐、馅料、冰淇淋等产品新原料,为特色膳食和饮品的产品创新打开了广阔的大门。

  产学研融合,“创新花”结“产业果”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离不开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张裕中曾任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等职,在大学科研教学一线工作数十年。进入企业后,他领衔大学科研团队,以产学研融合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时至今日,校企双方携手已有数十年,高校持续为企业提供装备开发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支持,双方相互促进成果转化,并确保在技术领域保持领先。

  据介绍,在“宋柚汁”的合作项目中,除了要面对柚子皮难以加工的问题,企业对扩大产能、满足口感细度等方面也提出了需求。经过技术攻关,高校队团在结构、加工工艺、安装控制和噪音控制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成功实现落地应用。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已在500余家高校院所和食品企业集团得到成功应用,并先后收获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是对其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领域深耕数十年的认可。

  从专注细分赛道到产学研紧密合作,轻大食品的发展之路印证着这家“专精特新”的竞争力密码。

  “将总部落地经开,主要的考量是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区位优势。”张裕中介绍,入驻不过两年,便先后获评省、市两级“专精特新”企业,从政策扶持、产业对接、项目推荐等方面都感受到了“经开‘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一个核心技术,创造一个产品群,带动一个产业链。在张裕中看来,当前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无论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健康膳食等新品开发,乃至构建食品加工产业链,超细制浆技术都大有可为。他说,企业将持续以“专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更好为社会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