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教育单元,打造“安居乐教、生机勃发”的功能复合城区
发布时间:2025-10-27 12:24 发布部门:执法监督局 阅读次数:
区域性综合提升工作是巩固深化打造“最干净城市”的关键抓手,对挖掘城市潜力、激发城市活力有着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2025年,经开区加速推进11个单元全要素、高品质更新提升,本期区域性综合提升专栏带您走入新城教育单元。
单元概况:家门口有学校、走一走是菜场、推开窗见公园,这就是新城教育单元对“幸福”的诠释。单元内人居密集、教育资源丰沛,在日复一日的建设管理中,逐步走出一条结合教育理念、社区融合、交通保障、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实践之路。
四至范围:东至华清大道锡拖路,南至吴都路,西至南湖大道,北至观山路,面积约1.5平方公里。
提升内容:涵盖环卫保洁、公厕便民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市区禁鸣、城市家具长效管养、裸土整治7项提升专项,全方位推动新城教育单元完成内涵更丰富、内容更多样、标准更严格、品质更出彩的综合提升。
交通网络:单元内分布吴都路、和畅路、南湖大道、华清大道、观山路、瑞景道、蠡河道、西凤道、锡拖路9条主次干道。
便民公厕:共涉及11座公厕,包括4座环卫公厕(朗诗绿郡公厕、观山名筑公厕、蠡河公园(中海)公厕、城市家具小镇公厕)和7座社会公厕(和畅睦邻中心公厕5座、和韵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公厕、泽香农贸市场公厕)。
一、睦邻便民,让生活更美好
和畅睦邻中心是经开区倾力打造的社区商业项目,通过“新型社区商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共同运行模式,将农贸市场、便民服务、运动休闲、儿童育乐、美味市集和精致生活等不同主题业态融于一体。睦邻中心内设“红驿站”,为市民提供医药急救、便民雨伞、便民轮椅等15项便民服务。睦邻小食堂为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提供错时错峰用餐、临时歇脚休憩等暖心举措。2小时内免费停车,让周边市民日常采购、用餐休闲享受更多实惠。
二、和美畅达,让接送更安全
南湖大道东侧,长约1.2公里的和畅路串联起5所学校,形成经开区东片“幼—小—中”全链条高质量教育密集区。包含1所幼儿园(无锡市和畅实验幼儿园)、1所小学(和畅实验小学南、北校区)及3所中学(无锡外国语学校、无锡市江南新城实验中学、无锡市和畅实验中学)。
随着开学季到来,早晚接送高峰车多路堵,成为许多家长深感头疼的一件“烦心事”,和畅实验小学南校区的地下接送系统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缓解了家长们的各种“接娃焦虑”。地下接送系统启用以来,家长可以从蠡河道北侧“汽车入口”进入地下车库,有序将车辆停放在车位上,将孩子送至等候大厅,孩子通过闸口家长便可离开。放学时,一辆辆私家车按指挥从入口依序进入地下车库。地下接送空间近2万平方米,共有489个停车位,分为机动车停车区、地下循环车道、学生等候区、家长等候区以及闸机出入口等区域。整套接娃操作在地下完成,真正实现人车分流,缓解校门口的交通压力。学生等候区与下沉庭院结合设计,给地下室带来采光通风的同时方便学校的统一管理。学生通道两旁的家长等候区安排了座椅,提前赶到的家长可以在家长等候区稍事休息。低年级学生们率先放学,排队来到学生等候区,在值班老师的看护下过闸机进入学生通道,随家长上车后离开。
三、幸福空间,让等待更从容
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实施家长等候区“一校一策”改造方案。打造校门口的“幸福空间”,通过增设各式遮阳(雨)棚座椅等设施,建成让学生家长舒心、满意的“休憩小站”。和畅实验小学利用放学区域原有亭棚进行优化改造,拓宽人行路面、增添休息长凳和校园宣传栏等,营造富有学校特色的家长等候区。
江南新城实验中学古典质朴的“小小等候区”,采用江南园林式设计,恰如其分契合了校名。等候区旁设有共享头盔领用柜,师生、家长登记即可借用,学校也会将使用后的头盔及时清洁消毒处理,方便再次借用。此举为有需要的师生、家长实实在在的提供了安全服务,也更好传递了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潜移默化培养市民文明出行习惯。
四、绿意盎然,让驻足更惬意
来到南湖大道口袋公园,身处其间,映入眼帘的是流水潺潺、绿草如茵,城市的喧嚣像是被“一键静音”。这里有着全市首个城市家具主体展示区,展示区中绿化总面积超过了4万平米,涵盖中分带、侧分带、人行道树池和道路西侧绿地,搭配了丰富的花境组合,形成多样园艺化景观效果。
融入“海绵城市”元素,收集屋顶、路面雨水,通过植草沟进入过滤池处理以后用于智能灌溉。城市家具小镇公厕服务不断升级,设置智能取纸机,免费提供厕纸;通过传感器显示使用状态,避免等待;内部采用防滑地面、圆角设计,厕间安装扶手,减低安全隐患;装饰风格与周边环境协调,色调温馨,让使用者感到舒适舒心。
新城教育单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实用、便捷、安全”三大核心,着力补齐设施短板、优化公共服务功能,通过精细化改造与人性化设计,让教育空间更显温度、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